8月21日,渭南市委召开六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渭南市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提出,要擦亮渭南特色中华文明标识,构建文化遗产大保护格局,拓展文化遗产转化空间,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意见在我县非遗传承人中产生强烈反响,纷纷表示要将会议精神转化为传承实践,推动非遗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
柿农:最近施肥重要还是浇水重要?
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柿饼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郑耀文:八月下旬到九月初,不但需要水,而且需要肥,水肥一定要跟上。一般用肥的话,中氮、低磷、高钾的水溶肥是比较好的,所以水肥一体是咱现在的最好选择。
针对高温干旱的天气条件,富平柿饼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郑耀文主动来到田间,为柿农讲解柿园管理的注意事项。随着文化强市建设按下“加速键”,富平柿饼深厚的历史文脉也将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柿饼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郑耀文:非遗传承,关键在“活”,使传统优秀文化富有现代活力。我们将积极响应号召,延伸产业链,通过开展研学体验,以非遗为纽带,深度促进农文旅融合。让游客不仅能品尝美味的富平柿饼,更能来富平体验柿子种植、采摘和柿饼制作的全过程,带动乡村旅游,让美丽乡村更有魅力。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做强做大特色产业,富民增收,让这项甜蜜的事业惠及更多乡亲。
富平石刻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总结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工具使用方法和镌字绝活,以优质的石料、独特的技艺和厚重巧妙的艺术风格而享誉西北地区,被列入国家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富平石刻代表性传承人马建军,自17岁学艺开始,已深耕这项技艺37年。
富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富平石刻代表性传承人 马建军:市委六届九次全会提出“要擦亮渭南特色中华文明标识,构建文化遗产大保护格局”,我作为富平石刻非遗传承人,听了之后是非常振奋和激动的。这为我们富平石刻的传承发展指明了方向,让我们更有动力去推广这项技艺,推动富平石刻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也希望有更多年轻人能够潜下心来,参与到富平石刻工艺的传承中,为文化强市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下一步,我县将以保护传承为基础,以创新发展为路径,全面激活县域文化资源,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深度践行渭南文化强市战略布局,奋力谱写县域文化繁荣发展新篇章。
9月19日,贵州省黔南州荔波县林业局为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力度,守护生态多样性,举行了“候鸟归林,生态荔波”...
9月17日,陕西省第八届道德模范候选人名单对外公示。拟定人选中,父亲孙树海、女儿孙宇鑫位列其中。在身患重...
据台媒报道,19日上午,中国台湾资深演员陈光前被发现在台北家中死亡,享年55岁。此前,因好友多日来联络不...
保险领域的“职业代退人”正在悄然泛滥。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公安部联合发布一批金融领域“黑灰产”违法犯...
中新网9月22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中央气象台9月22日18时继续发布台风橙色预警: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
“3、2、1,点火!”9月19日,在西藏日喀则市江孜县,随着《升龙》烟花引爆,一条彩色“长龙”沿着喜马拉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