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浏览环疆网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热点
  社会热点
“黑科技”为老矿山做“深度体检”!广西探索出老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排查方法
来源:广西日报   时间:2025年08月12日 20:23:31  浏览:12次

日前,在岑溪市一铅锌矿区开展的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项目中,广西二七二地质队(广西有色勘察设计研究院)取得重要成果:通过运用多项先进技术手段,初步摸清了这座开采近60年的老矿山存在的安全隐患,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了可靠技术支撑。

这座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的老矿山,矿区范围超过13平方千米,且地下巷道纵横交错,最深采区距地表超过500米。长期开采形成的约9万立方米采空区,虽然目前保持稳定,但深部复杂的地质构造和潜在的水文地质风险,始终是悬在安全生产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更为棘手的是,井下生产设备产生的电磁干扰,给传统探测方法带来了巨大挑战。

对此,项目团队创新采用了“天地一体”的综合探测方案。地质技术人员利用微动法和谱比法捕捉天然地震波信号,像做“CT扫描”一样精准绘制出矿山采空区的三维形态。通过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技术,追踪断层和破碎带的分布,配合高密度电法与瞬变电磁法,将地下含水层和径流通道一一查明。同时,应用遥感技术快速全面分析矿区的滑坡、塌陷分布情况,为开展采空区、塌陷区安全风险评估提供依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地质技术人员运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矿洞内部进行毫米级建模,让隐蔽的采空区在电脑屏幕上纤毫毕现。

经过数月的艰苦作业,目前,地质技术人员已累计完成13平方千米的地质调查、5平方千米采空区物探,共布设各类测点3200余个。通过遥感技术,在13平方千米的范围初步推测出7个区块约17万平方米的疑似滑坡或塌陷区。

“这次普查不仅解开了老矿山的安全谜题,更探索出了一套适合广西的矿区特点致灾因素排查方法。”项目技术负责人王晓龙表示,这些经验将为其他老矿山的安全生产提供宝贵借鉴。


免责声明:环疆资讯网根据部分地区、市、县、镇以及娱乐、体育等官方媒体机构发表的资讯进行整合发布。除来源为“商讯”、“网友投稿”、“互联网”为商业资讯或个人投稿,不能代表环疆资讯网观点。 Huanjiang Information Network integrates and releases information published by official media organizations such as entertainment and sports in some regions, cities, counties, towns, etc. Except that the source is "Business News", "Netizens' contribution", and "Internet" is business information or personal contribution, it cannot represent the views of Huanjiang Information Network.
责任编辑:李青
相关资讯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1924424755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