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岑溪市一铅锌矿区开展的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项目中,广西二七二地质队(广西有色勘察设计研究院)取得重要成果:通过运用多项先进技术手段,初步摸清了这座开采近60年的老矿山存在的安全隐患,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了可靠技术支撑。
这座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的老矿山,矿区范围超过13平方千米,且地下巷道纵横交错,最深采区距地表超过500米。长期开采形成的约9万立方米采空区,虽然目前保持稳定,但深部复杂的地质构造和潜在的水文地质风险,始终是悬在安全生产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更为棘手的是,井下生产设备产生的电磁干扰,给传统探测方法带来了巨大挑战。
对此,项目团队创新采用了“天地一体”的综合探测方案。地质技术人员利用微动法和谱比法捕捉天然地震波信号,像做“CT扫描”一样精准绘制出矿山采空区的三维形态。通过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技术,追踪断层和破碎带的分布,配合高密度电法与瞬变电磁法,将地下含水层和径流通道一一查明。同时,应用遥感技术快速全面分析矿区的滑坡、塌陷分布情况,为开展采空区、塌陷区安全风险评估提供依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地质技术人员运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矿洞内部进行毫米级建模,让隐蔽的采空区在电脑屏幕上纤毫毕现。
经过数月的艰苦作业,目前,地质技术人员已累计完成13平方千米的地质调查、5平方千米采空区物探,共布设各类测点3200余个。通过遥感技术,在13平方千米的范围初步推测出7个区块约17万平方米的疑似滑坡或塌陷区。
“这次普查不仅解开了老矿山的安全谜题,更探索出了一套适合广西的矿区特点致灾因素排查方法。”项目技术负责人王晓龙表示,这些经验将为其他老矿山的安全生产提供宝贵借鉴。
9月19日,贵州省黔南州荔波县林业局为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力度,守护生态多样性,举行了“候鸟归林,生态荔波”...
9月17日,陕西省第八届道德模范候选人名单对外公示。拟定人选中,父亲孙树海、女儿孙宇鑫位列其中。在身患重...
据台媒报道,19日上午,中国台湾资深演员陈光前被发现在台北家中死亡,享年55岁。此前,因好友多日来联络不...
保险领域的“职业代退人”正在悄然泛滥。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公安部联合发布一批金融领域“黑灰产”违法犯...
中新网9月22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中央气象台9月22日18时继续发布台风橙色预警: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
“3、2、1,点火!”9月19日,在西藏日喀则市江孜县,随着《升龙》烟花引爆,一条彩色“长龙”沿着喜马拉雅...